培養微生物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關鍵難點在于他們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比較苛刻。人類生活在20%氧濃度的大氣環境下,而他們卻無法存活,有些甚至只能在極端的厭氧條件下才可以生存。為了創造這樣的氣體環境以便于研究他們的特性,市面上出現了專用的密閉
厭氧培養罐。
目前比較常見的是PMMA(有機玻璃)和PC材質(聚碳酸脂),耐磨耐高溫耐刮花耐正負壓強的同時,還可以透過透明罐身觀察到罐內培養皿的生長情況和罐內氣體環境的變化。當然,也有實驗人員偏愛不銹鋼材質,帶有可精確控制真空與過壓(-1~0.2bar) 的壓力計,比起有機玻璃和PC,方便清洗也不容易摔壞。罐體容積可定制,無論是各種培養皿、多孔板或是測試管支架均可放置其中,從1.35L-10L不等,按實驗人員培養需求自行挑選即可。
除了材質的區別,罐蓋和罐體間密封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罐蓋的凹槽設計需與O形密封圈緊密結合,才能有效避免泄露。從最初生活中常見的搭扣形式,慢慢發展到不銹鋼夾具,再到最新的梅森密封蝴蝶扣設計,不僅美觀度大大提升,使用起來也越來越順手方便。
那么,要如何使用厭氧培養罐呢?操作非常簡單,把接種好的培養皿或三角瓶放入罐內后,蓋上罐蓋密封,然后只需插上連接管,將培養罐連接到Anaerobe keeper多功能厭氧環境生成系統上,最快100秒即可生成厭氧或微需氧環境。抽排置換結束后,拔掉連接管,不要擔心罐內氣體環境變化,如果不放心,可提前置入厭氧指示劑、氧濃度探測裝置或Anaerobe detector,實時觀測數據變化。最后,按照微生物的培養溫度,放入恒溫培養箱等待。
最后,厭氧培養罐應該怎樣去維護保養呢?使用前需確保培養罐干燥無水,表面無劃痕破裂。使用結束后,可用專用泡騰消毒劑或清水擦洗,切忌使用有機溶劑。若不需要使用培養罐,需置于干燥環境下存放,存放前可用凡士林涂抹密封圈,以保證密封圈的彈性和壽命。